Skip to main content
头部广告图片
  主页 > NBA

新闻周刊丨铁鞋逐梦,无腿少年的11年求学路

2024-06-18 浏览:

半岛全媒体记者 项蕾 王蕾 孙菁华 荆芳

6月10日下午5点左右,即墨市二中2024年高考考点,最后一场地理考试结束,一位无腿考生坐着轮椅快速“走”出考场。等候在考场外的三位同学快步走上来,其中两人伸出手臂将他高高举起,另一人则熟练地推着轮椅,小跑着向附近停放的公交车走去。

无腿考生悬浮在同学肩膀上,竖起两根大拇指,青春的笑容定格在老师的手机屏幕上。

微笑面对生活,大概就是高志宇这位无腿考生在周围人眼中的态度。尽管,在过去11年的求学岁月中,他不能像同龄人一样在校园里自由奔跑,不能用双脚去丈量这个广阔的世界。

“我是一名哲学家”

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,当你给别人一个真诚的微笑时,别人会很开心、很舒服,你也会很开心。”10日晚,在即墨市一处居民区,19岁的高志宇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。

高志宇与父亲在家接受记者采访

高志宇对自己“标志性的微笑”给出了令人意外的解释:“我告诉你们,我是一个哲学家。”

“他从小就是这样,什么事情都想得透彻,看得透彻。”说到这里,高亮神父的脸抽搐了一下,像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样,停顿了一下,他才缓缓开口。

“2012年出事的时候,我们一家人感觉世界一片黑暗,我和他妈妈都自责没有照顾好孩子,让他永远失去了双腿。”出事后的半年时间里,高亮一家三口都把自己关在家里,“除了去医院做手术治疗,我们根本没出过门,家里的气氛很压抑。”

一开始,高志宇似乎没有意识到失去双腿的意义,也没有什么极端的反应。随着家庭氛围的转变,听到越来越多人劝诫、安慰父母,他渐渐明白了很多。

但高亮夫妇根本听不进去大家的话,“道理大家都懂,可当这件事真的发生在我们身上,谁能轻描淡写呢?”

那时,年仅7岁的高志宇首次展现出“哲学家”的潜质。那天,他对父亲说:“有开心的日子,也有不开心的日子,我们为什么不开心呢?事已至此,我们还要继续前行……”

高亮被儿子的话震惊又激动,这么小的孩子,看事情这么清楚,这么有前途,作为父母,又怎么能拦着他呢?

小志宇的笑脸慢慢抚慰了父母心里的伤痛,也让他回到了学校。

“出事前,志宇是个调皮又聪明的孩子,上课时,边玩边学,最重要是能学到所有东西。”小学老师郭妮娜觉得,出事后,高志宇好像长大了很多,开始变得沉稳起来。

“当时我很担心,怕不小心伤到孩子。”高志宇时隔半年多重返学校,课业落后很多。郭妮娜提醒同学们说话做事要小心谨慎,自己也非常谨言慎行。

不过让她有些意外的是,高志宇比她想象中的要坚强得多,“志宇居然能对同学的帮助露出笑容,并告诉他们他可以做到,那时候,他还只是一个8岁的孩子。”

知宇8岁生日照片

考虑到高志宇的情况,学校特意把教室安排在了一楼,并允许他去老师的专用卫生间。“但志宇拒绝了,他说自己只是个普通学生,可以和其他学生一样去。”

“我喜欢这双鞋”

高志宇用行动证明,他可以做一个普通的学生,但是只是一个每天用手撑着一双木鞋去上学的普通学生。

在他看来,那是一双木鞋,但在他身边的人看来,那其实是两个小木箱——五块木板钉成箱子状,上端镂空,装上把手,这是高亮亲手为儿子做的。

“孩子很喜欢这双鞋。”起初,高志宇戴着假肢,“但假肢经常磨伤志宇的皮肤。有一次,我在新闻上看到,同样失去双腿的‘山东硬汉’陈洲有一双木鞋。于是,我就向工地上的木匠借了把锯子,用一些剩余的材料做了一双鞋子。带回去的时候,他很高兴。”

但由于鞋子是木头做的,天天与地面碰撞,虽然修补过多次,但依然磨损严重。就在高亮准备给儿子做一双新木鞋时,高志宇的一位同学的父亲来找他,“送了我一双铁鞋”。

同学的父亲是做不锈钢生意的,看到高志宇的木鞋磨破了,便效仿他,用不锈钢板焊成了一双铁鞋。

“我的同学叫宋奇兵,我一定要借此机会感谢他。”高志宇郑重地插话道。

高亮忍不住又看了眼门口的那双铁鞋,站起身,打开柜子,拿出几卷黄胶带。“不锈钢虽然坚固,但也容易磨手,为了不那么磨损,我就把黄胶带缠在铁鞋上。”高亮说,虽然胶带不耐磨,但随时都可以缠上去。

志宇的铁鞋

如今有了铁鞋,高亮又多了一个担心,一只铁鞋大约有三斤重,两只就有六斤重,如果再往里面塞点东西,那就更重了。

“没办法,我只好帮他练臂力、做引体向上。”高亮还发现儿子有很好的运动天赋,“他从小就爱动,很活泼,但之前从没想过往体育方面发展。”

一次偶然的机会,高志宇的运动天赋被青岛市残联运动队发现。

“他先是练游泳、乒乓球,虽然拿过几枚奖牌,但水平不是很高。”直到残联队为备战2022年冬残奥会选拔越野滑雪队队员时,读小学六年级的高志宇才被选中。

一个小学还没毕业,又失去双腿的孩子,要离开父母,跟随集训队去东北长期训练,这可能吗?

“放过他吧!男孩子要学会独立。”在多次下定决心之后,高亮咬着牙,把儿子交给了集训队。

“他总是报好消息,不报坏消息。如果我不打电话,他几乎从来不联系我。”高亮说,在训练中,儿子的手被滑雪板磨破了,流血了,但他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。“但孩子毕竟是孩子,他们爱玩。有一次我们出去训练,他玩得太投入,忘记戴保暖帽等防护装备了。”

因为这一疏忽,高志宇在训练中耳朵和脸部被冻伤。“教练说,当时他注意到志宇没有穿护具,但没有提醒他,希望他能吸取教训。”

“志宇后来跟我开玩笑说,那次他差点被冻死,实在是太冷了。我知道他夸张了,但从那以后,他就再也没有忘记戴防护装备。”

说到这里,高亮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。

“爸爸我又进步了”

就在高志宇朝着目标努力拼搏的时候,噩耗传来:由于下肢残肢缺失数量较多,高志宇在分组上并不占优势,将无缘2022年冬残奥会。

“竞技体育就是这样,谁能更好地为国争光,谁就在赛场上!”面对这样的结果,高志宇显得很平静。

然而问题总是接踵而至。

集训结束后,高志宇回到即墨,他的同班同学都读初一了,高志宇在学习上自然是落后很多,至于成绩差到什么程度,回去后第一次考试就能证明。

“这几乎是最后一个了。”

这样的成绩,高志宇并没有太沮丧,“成绩差也能追上,我一定能考上顶尖。”他向父亲许下承诺:“以后每场考试我都会进步。”

初中时,高志宇的成绩不断提高

果然,接下来的日子里,高亮从儿子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爸爸,我这次考进步了。”

凭借着不懈的努力,高志宇初三时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,中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即墨一中。

“上初二的时候,志宇已经是一个阳光的男孩了,他从不逃避困难,非常独立,不管是上学,还是生活上的其他事情,他都能自己做主。”高志宇初二的班主任王维娜感慨道,“每个孩子在青春期都会有烦恼,志宇也不例外。他的优点是能听你的话,而且真的会改变。”

初中的时候,高志宇给同学们解释了一道题。

王维娜担任高志宇的班主任期间,有一段时间高志宇要上网课,处于青春期的高志宇沉迷于网络游戏,父亲高亮对此也没有很好的办法。

“我了解情况后,就打电话给高志宇,没想到我一说他居然就明白了,从此以后真的不玩游戏了。”这件事给王维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“恐怕就连一个成年人,都做不到这么坚决。作为老师,我很佩服他。”

“这个孩子性格很开朗,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,也很独立。一开始我们都挺担心他的,在宿舍里怎么自理?包括洗漱、上厕所……后来我们发现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,他跑步锻炼、军训都参加,不管天气冷热,都很少请假。”

谈及高志宇的独立性,他的高中班主任刘小明专门提到了前几天搬进新宿舍的事情。

“我安排了同学帮忙搬床,但他却告诉我‘不用了,我自己可以’,我听到后很是惊讶。”刘小明很好奇,志宇是怎么一个人把床搬下来的?

高志宇把东西收拾好装进行李箱,将寝具折叠好放在轮椅座上,再将行李箱挂在轮椅上,就这样坐在轮椅上,以寝具为垫子,一路划着轮椅来到了新的宿舍。

“而且他的床铺和随身物品收拾得非常整齐,标准比其他同学要高。”在刘小明看来,高志宇受父亲的影响很大。“他一直很崇拜父亲。班上统计‘对自己影响很大的名人’时,别人都写名人,他却写父亲。”

高志宇的自律、独立精神也让很多学生家长深受感动。

于海燕是通过一段视频认识高志宇的。“有家长在群里发了孩子们做操的视频,队尾就是坐着轮椅的志宇。”于海燕说,没有人要求志宇每天做操,而是他自己做。“我觉得,这是孩子坚持的最好方式。”

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他灿烂的笑容,“有时我们去学校开家长会或活动,见到志宇,他都会开心地叫我‘阿姨’,眼神里满是真诚和阳光。”

趁着爸爸开车的空当,志宇细心地帮爸爸擦汗。

对于儿子的自立,高亮毫不掩饰。“去年我随建筑队去日照打工,暑假就把他留在家里。其实我是故意的,可以不去,就是想看看他能不能照顾好自己。希望他能独立,越独立、越自立越好,尽量少依赖家里。”

高亮很高兴儿子没有再让他失望。

“我骨子里很坚强”

随着高中阶段的结束,每一位高考考生都将迎来人生的全新阶段。

高志宇高考结束后与记者合影

高志宇坦言,自己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,但和全校、即墨、青岛等地比起来,就没那么好了,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像那些很优秀的考生一样,有多种选择。

“等成绩出来再决定能考什么学校吧。”谈及未来,高志宇表示自己还没有想太多,也没有给自己定下目标学校,“我想往医学方向努力,我觉得学医能造福别人,希望自己能成为那样的人。”

高考结束,老师把志宇推出考场

高中时期,高志宇的学习成绩优异,尤其是英语和地理,采访的最后,记者请他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学习经验。

“我不仅英语地理好,肱二头肌也好。”他笑着卷起T恤短袖,握紧拳头,弯曲双臂,秀出他那强健有力的臂力,“从小学到高中,只有一个同学能打败我,那同学体重不到200磅,天生力大无穷。哈哈哈……”

正如高志宇所说,或许是长期伸臂走路的缘故,又或许是他从小就有运动天赋,手臂肌肉很发达,但在他展现出来的那一刻,记者也注意到,他双手的掌骨关节、食指关节处都有厚厚的茧子。

“我很崇拜我的父亲,他走遍了大江南北,走遍了大半个中国。以后我要像他一样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开阔眼界。”这个暑假,高志宇有两个计划,一是健身锻炼;二是考驾照,为以后的出行做准备。

高中毕业后,志宇和爸爸在即墨一中门口合影

不过高志宇也明白,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,但他并不畏惧:“我骨子里就很坚强,这是我的‘基因’,没有什么能够打败我。”

>>>记者手记

一起奔跑吧

在等待志宇完成高考的四天里,我们采访了他身边的很多人,有他的小学、中学老师,有他同学的父母,还有他的同学、朋友。

随着大家的谈论,志宇坚韧、乐观、努力的形象愈发跃然纸上,志宇的过往让所有人感动,也让大家重新审视自己。

记者与志宇一起告别高中校园

接受采访的同学们都对志宇竖起了大拇指。他的小学老师郭妮娜甚至说,这几天,很多人在新闻上看到志宇参加高考的消息,然后截图发给她:“看到志宇参加高考的照片,我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,为他高兴、为他骄傲,同时,我也坚信他属于更高的世界。”

这让我想起了志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曾形容自己“内心强大”,这一说法得到了班长、室友兼好友万玉凯的证实。

万玉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他们是同一条战壕里的兄弟,他遇到什么事都喜欢和志宇聊。

“你知道吗?他那里是一个可以让你摆脱负面情绪的地方,甚至在高考期间还帮助过我。”谈及高志宇,万宇用了“帮助”这个词。“数学考试结束后,我因为一道题卡住了,没有做完,有点郁闷。他听后,像往常一样对我露出灿烂的笑容,开玩笑地对我说,他会尽快让我笑起来。”

志宇告诉万玉凯,过去的事都过去了,不开心也没有意义,只会影响以后的考试,所以让他尽快忘记这件事。

“志宇简单的几句话,让我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,是的,他就是这样一个积极面对一切问题,不畏惧、不慌张的小伙伴。”

万玉凯说,自己经常向志宇求助,“有时候我甚至怀疑志宇是否拥有抵消、化解负面情绪的力量。”

高志宇的试卷及练习

但记者也注意到,采访过程中,高志宇始终未提自己遭遇的不幸经历,这也向我们展现出了一种被众人称道的正常人生观——他知道自己经历过什么,不再触及那些难以磨灭的伤痛,因为他知道保持自信的笑容有多么困难。

铁鞋无觅处,这位“追梦少年”的路还很长。世界复杂,即将踏上更大舞台的他,将面临更多未知的挑战与考验,甚至可能需要做“孤胆英雄”。如何坦然面对,相信他已经准备好了。

正如郭妮娜老师所说,经历过各种磨难的志宇一定能够收获更多,拥有自己美好的未来。

此时,麦浪飘香,硕果累累。在这个盛夏六月,即将成为一名普通学生的高志宇,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激昂的青春之歌,带动我们一起奔跑。感谢他!祝福他!